【寨名的来源】
牛尾寨在羌语里叫“烁古部”, 意思是尾上村。关于这个名字的来源, 有多种传说。
第一种传说: “蚕陵重镇”的岷江以西有“四寨八村”之称, 从牛角村至牛尾寨是一个辖区, 牛尾寨是最后一个村寨, 故称牛尾寨。
第二种传说: 牛尾寨人口众多, 在十二属相当中, 煞气最大的属相属猪的就有150多人, 以此类推,属虎、属猴等十二个属相加起来, 人口就有2000余人。故而就称牛尾寨, 意思是人口像牛尾的毛一样多。
第三种传说: 在吐蕃帝国时期, 藏人所到之处攻无不克。然而,在古松州(今松潘)和古茂州(今茂县)的交界上, 有一个寨落却始终固若金汤。险峻的地势和骁勇的战士, 让这个寨子成了敌人难以吞食的牛尾巴。牛尾寨即得名于此。
……
【神树林的传说】
在牛尾寨,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。
很久以前, 神树林是一片肥沃的平坝地, 野鸡从地角飞不出地边,寨民们都在平坝里生产、生活。有一天年的夏天, 寨民们又一次在平坝地举行宗教祭祀活动。突然, 天昏地暗、山崩地裂, 平坝地转眼间形成一片海水, 苍生都被淹没……
只有在山上放羊的一对表兄妹得以幸存。巨大的打击后, 生活还是要继续, 这对表兄妹就住在山上, 以放羊、吃野菜为生。后来他俩成了家, 繁衍了后代 。
后来, 海水慢慢消失,平坝地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树木, 并逐渐形成一片树林。寨民为了纪念被海水淹没的故人, 便给每棵树上挂上一纽羌红, 这片树林也被称为神树林。为了寄托哀思, 寨民把神树林的树分为神母树、父子树、姐妹树、夫妻树、金龙树等等。
【羌历年与祭山会】
羌历年亦称羌年节, 羌语称“日美吉”, 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。羌历年也是羌民族一年一度庆丰收、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。其内涵与汉区之春节, 藏区之藏历年等民族节日相近。
羌人由“逐水草而居”, 到“依山居之,垒石为室”, 即由游牧民族过渡到农耕民族后, 按照古羌太阳十月历和羌族“释比”的铁板算, 推算出羌历九月初一(即农历十月初—)为羌历年, 并以这—天作为本民族最隆重、最喜庆的节日。
由于羌人实行灵物崇拜, 多神信仰, 因而进人农业社会后的羌人, 不仅把命运和土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,还把希望寄托于上天, 希望天神保佑羌人, 因而每年羌历年期间, 均要举行“祭天还愿”仪式。与此同时, 羌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同耕牛结下了特殊的感情, 羌人认为, 粮食的丰收同样离不开牛王爷的帮助, 故在一些地区至今仍保留着“牛王会”习俗。
“祭山会”是表达羌人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行为(民间称为“许愿”), 而羌历年则是表达羌人美好情感的一种答谢方式(民间称为“还愿”)。因而, 祭山会属“春祷”, 羌历年属“秋酬”。同属农事活动, 其间不仅折射出羌族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芒, 也集中展示出羌族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。
【妇女】
牛尾寨的妇女多为留守妇女, 文化水平较低。
需求: 提升就业技能, 如羌绣设计; 卫生、亲子方面的培训等。
【社区环保】
牛尾寨村民的大部分收入为虫草采摘和高山草场放牧。近年来, 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, 牦牛等牲畜大量饿死。虫草也因为过度采摘,资源日益减少。
需求: 虫草知识、草场养殖知识等。
Day 2:
(1)上午游览老寨; 中午野餐; 下午返回新寨, 与村里老人聊天, 与小孩做游戏, 看妇女绣花等; 晚上休息。
(2)上午游览老寨; 中午野餐; 下午继续爬高山草甸; 晚上在外露营。
Day 3:
上午游览松坪沟, 下午返回成都。
【温馨提示】
1、牛尾寨海拔较高(新寨2200米左右, 老寨2800米左右), 常年温度不高。夏季早晚温差大,可着T恤夹克等保暖装;冬季较冷,需穿羽绒服或冲锋衣。具体气温请在出发前查询天气预报, 或提前电话咨询村民。
2、牛尾寨阳光强度较大, 防晒措施非常必要, 最好备上防晒霜及帽子。
3、请尊重当地的风俗传统。羌族禁忌: 忌生人入病人居室, 其禁忌标志为门前放一板凳; 忌带草帽进屋, 认为草帽招鬼; 忌将筷横于碗上, 忌倒扣酒盅, 因敬鬼仪式上才如此。
感谢您对原始部落——茂县牛尾神树林益栈的关注和支持。
您可以在这里预约住宿,成行后,益游网将把全款转至向您提供住宿的村民手中。
(请在出发前3-5天提交信息,益游网将在收到信息后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。)